《梦中的红唇故事未修改版》
中新网郑州8月6日电 (阚力 张楠)今年7月以来,“中原粮仓”河南遭遇64年来同期最热天气,全省41%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。对此,该省通过挖掘浇灌潜力、下发资金等举措抗旱保秋。
2024年,河南粮食总产量近1344亿斤,其中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产量四成。今年,河南秋粮面积保持在7600万亩以上。
据河南气象部门消息,今年7月以来,该省平均气温达30.5℃,较常年异常偏高3.2℃,其中豫东、豫南地区高温干旱特征突出。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,该省旱情主要分布在驻马店、周口、南阳等地,特别是驻马店旱情比较严重,农作物受旱面积超176万亩。
眼下,正值河南玉米、花生需水关键期,持续的“焖蒸”、无有效降雨天气,让该省秋作物面临“烤验”。
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受访称,当前玉米正值抽雄吐丝、花生处于下针膨大的需水临界期,人工干预是挽回损失的关键。
8月5日下午,驻马店遂平县种粮大户姚新领冒着高温查看玉米长势。他受访称,其种植的近3000亩玉米正值抽雄关键期,需要特别关注水分供给和穗肥施用,土壤含水量需维持在70%以上,“从7月6日开始抗旱,玉米‘喝’的水全是人工浇灌,三眼新打机井也正在全力抽水,再多抢浇几次水,还能保住产量”。
为保秋收,近期河南已累计下达资金2.6亿元人民币,用于应急打井、设备维护、水源工程建设和秋粮叶面喷施作业等。(完) 【编辑:李岩】

此次学术研讨会堪称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学术盛会。三星堆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,在主旨演讲环节,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、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,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段渝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,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,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、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,四川大学杰出教授、四川省考古学会会长霍巍等专家围绕三星堆的历史背景、文化渊源等方面进行探讨,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不同层面展开广泛讨论,发表主旨演讲,助力构建三星堆文化和青铜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。《梦中的红唇故事未修改版》 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,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流程,健全部门协作机制,实现企业“即申即享”。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流程,在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推送退税提醒、提取数据、预填报表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退税提醒服务,促进留抵退税政策在线直达快享。